俞敏洪创立新东方为故事原型的电影《中国合伙人》,算是国内少有的精品创业电影,也让俞敏洪愈挫愈勇的创业故事,成为很多年轻创业者的偶像,只是,当行业寒冬袭来,作为创业者偶像的俞敏洪,也必须直面新东方的过冬,在去年关停K9教育、大幅裁员、直播卖书、计划转型做农产品之后,新东方交出了一份营收下滑五成的财报,但业务基本盘仍在,而俞敏洪也宣布新东方酒店对外开放营业,并抛出了一句:“盲目的信心也比没有信心要强”。

新东方过冬,俞敏洪传递信心-清波网/清波专栏

从财报数据来看,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,新东方财年第三季度总营收为6.141亿美元,同比下跌48.4%,直接腰斩。不过考虑到双减政策对K9培训的毁灭性影响,这个营收跌幅算是在市场预期之中,单季度6.1亿美元的营收规模,约合40亿元人民币,如果再考虑到疫情的影响,这个营收并不差,全年下来大概率还有15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营收规模,这在国内已经是教育行业超级头部公司的体量了。

从净利润来看,三季度新东方经营亏损为1.41亿美元,上年同期经营利润为1.01亿美元,同比由盈转亏,跌239.1%;新东方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.22亿美元,上年同期为净利润1.51亿美元,同比跌180.9%,考虑到裁员赔偿等因素,这个亏损也在投资者预期之中。

看这份财报,新东方的营收基本盘仍在,这是接下来业务转型的最大资本,因此在财报披露之后,新东方的美股和港股都涨了不少,美股涨了近11%,港股涨了约7%,港股最新股价为8.5港元,较一个月前的低点6.62港元高了不少,避免了“财报后股价见光死”的魔咒。这对于身处转型期的新东方来说,也是一个好消息,当然,想要穿越寒冬迎接真正的春天,目前还不现实,但股价终归是暂时稳住了。

相比于财报,投资者恐怕更关心俞敏洪的最新表态,不同于去年下半年的疯狂带货,从卖书到卖农产品,赚够了媒体版面,今年俞敏洪的曝光度明显少了很多。对于这份最新财报,俞敏洪表示:出国考试准备和出国咨询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5%,针对成人及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同比上升约59%。显然,正如《中国合伙人》剧情所演绎的那样,以英语培训、托福考试和出国签证为发家业务的新东方,俞敏洪对于未来还是颇为乐观的,而这些业务看上去也是未来的刚需,这也是新东方的最大倚仗。

俞敏洪作为80年代的那一批个体户创业者,在同龄人基本上都已经功成身退转身幕后之后,他几乎是仅剩不多的还在公司一线站台的企业家,当然,这或许与他的个人性格和家国情怀有关,也可能与他好为人师的脾性有关,对于新东方的未来,俞敏洪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《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》中谈到:“好在大家做事情的心气还在,对未来还有着乐观的期待。此时此刻,团队的信心是最重要的。我能做的,就是把信心给大家。哪怕是盲目的信心,也比没有信心要强。”

哪怕是盲目的信心,也比没有信心要强,这就是俞敏洪一贯的导师性格,或许有人将其视为“毒鸡汤”,但不管其出发点是什么,1980年代创业者经历过的苦难和坚持,让他们身上自带的“人心齐泰山移”革命浪漫主义,相比于如今普遍的“躺平族”,还是体现出不一样的,当然,盲目的乐观自然不可取,过于悲观也没有必要,就像俞敏洪的成长履历,以及另一本反映改革开放后第一代个体户和国企改革者群体画像的《大江大河》,不管你是乐观还是悲观,在这样不一样的春天,都应该把《中国合伙人》这部电影和《大江大河》的原著或电视剧,找个时间回味一下这些作品,看看俞敏洪们走过的路,或许会有一些启示。

犹记得2008年,“信心比黄金更重要”曾是当时的年度金句,站在2022年的春天尾巴上,俞敏洪的“盲目的信心也比没有信心要强”,对于迷茫中的创业者、刚毕业的打工人、还无法走出大门的居家族,调整心态,重新审视自我价值,理性谋划未来,未尝不是一个开启人生新阶段的好时机,正如身处转型期的新东方,只要市场需求还长期存在,就应该有信心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