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,如果把大型企业视作大象,那这个榜单就是给大象排座次,《财富》还从营收、净利润、国家分布、行业分布等多个维度做了细分榜单,我仅从投资角度聊聊对榜单的几点看法。
第一,营收能不能作为一家公司的价值指标,一直有争议,尤其是1996年开启的互联网普及浪潮,中美一大批互联网公司的涌现,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投资者对于营收指标的信心,甚至有人认为,营收是20世纪旧经济时代下的评价指标,不适用于21世纪的新经济时代。
但是,过去二十多年的500强榜单表明,营收依然是评估企业极为重要的指标,不管是工业时代还是数字时代,至少在目前,我们还没有找到比营收更好的评价大公司的指标,而且这个指标也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新旧经济的分水岭。
举个例子,今年的前两名沃尔玛和亚马逊,都是零售业起家的企业,最大的区别沃尔玛是线下零售为主,亚马逊是线上零售为主,目前两家公司的年营收差距为1000亿美元,以目前亚马逊的营收增速,很可能在五年内就超越沃尔玛,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,关于电商与实体店的争议,恐怕已经不再是争议了,而是无可争辩的事实。
这种情况在中国市场表现的更加强烈,京东集团今年排名全球46位,在中国大陆民企里面唯一一家进入到前50名的公司,阿里巴巴集团位居55位,明年很可能进入到前50位,背后就是中国消费者越来越依赖于电商渠道。
如果你是一个理性投资者,看到估值回到2014年的阿里巴巴,会不会心动?
第二,说到估值,不能不说最近在美股市场“大闹天宫”的香港公司尚乘数科,就在《财富》500强放榜的同一天,这家公司的市值一度达到5000亿美元,秒杀绝大多数500强上榜企业,但是真正的投资者,几乎不会去关注这家公司的股价涨跌,原因很简单,这家公司市值再高,也掩盖不了年营收不到5000万美元的事实,这就是一个人为制造的泡泡,轻轻一吹就破灭。
在资本市场上,市值是很容易人为造假的,这种造假行为在美国、香港市场,深圳都属于市场游戏规则范畴内的行为,而500强企业的营收指标,其造假难度就大得多,造假后果也严重的多,所以市值这个指标,更应该与营收指标放到一起来看,也就是市销率(PS),才能更好地评判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。
通常来说,PS值越高,说明企业的泡沫越大,但也可能代表这个企业前景光明,投资者愿意付出更高的溢价。
举个例子,在汽车行业,特斯拉的市销率远高于丰田和大众,这是因为马斯克光环之下,特斯拉的营收虽然远不及这两家传统车企,但是投资者都将特斯拉视为未来,虽然三家500强企业都同处于汽车行业,但很明显特斯拉属于代表未来的新汽车公司,丰田和大众属于工业时代的老汽车公司。
2020年,当特斯拉的市值首次超越丰田和大众,资本市场一片哗然,当时华尔街空头做空特斯拉的最大逻辑,就在于特斯拉只占全球汽车市场销售额的1%,市值却超过了传统车企的总和。
但是,随着一年前特斯拉首次登上世界500强榜单,今年排名又大幅上升150位,上述看空特斯拉的理由,几乎在华尔街绝迹了。
以特斯拉当下的营收增速,很可能赶在亚马逊登顶500强榜首之前,就率先在榜单上超越丰田和大众。
但是,当这一天到来,或许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也变成了老汽车公司,未来会有比特斯拉还要更新的汽车企业出来,比如氢汽车,甚至飞行汽车。
第三,虽然今年中国上榜企业数量继续排名第一,压过美国一头,但是需要提醒的是,新上榜的公司主要还是传统企业为主,退出榜单的公司同样也是房地产等传统企业,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企业,恐怕就只剩下有资格上榜,但由于没有上市所以不披露财报的字节跳动和蚂蚁集团。
如果从商业模式来看,蚂蚁的互联网金融赛道,字节的短视频赛道,其实都已经属于成熟的商业模式,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政策的紧箍咒限制,那么在字节和蚂蚁之后,什么样的中国独角兽公司能够登上世界500强榜单?这也很值得关注。
第四,房地产企业落榜是进步!过去十年,中国房地产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最大赢家之一,恒大曾连续六年上榜,2021年排名全球第122名,今年榜单上已经没有恒大了,上榜的中国房地产企业只剩下5家,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,房企一家家退出世界500强榜单,这是大势所趋。
从过去十年的500强榜单,可以勾勒出一条房地产行业由盛而衰的曲线,随着黄金时代的结束,对于还在榜单上房企来说,现在恐怕关心的不再是排名多少,而是明年还能不能留着榜单上。
投资就是买预期、投未来,对于“夕阳无限好、已是近黄昏”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来说,所有的抄底,都有可能站在山顶。